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
我国甲状腺癌以每年20% 的速度持续增长。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90%。
甲 状腺癌有“懒癌”之称,总体来说病程长、发展慢、预后良好。 其实,甲状腺癌“懒不懒”,跟它的病 理分型密切相关。
NAME
对待甲状腺癌不能“一视同仁”!
01
乳头状癌
在甲状腺癌中最为“和善”,约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90%以上,常见于中青年女性,21-40岁女性多见。该类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
02
滤泡状癌
属中低恶性,有侵犯血管倾向。多见血行转移和器官转移,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03
髓样癌
发展较慢,恶性程度中等,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块,据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80%-90%为散发性,10%-20%为家族性,可并发多发性内分泌瘤病,以家族性为多见。
04
未分化癌
在甲状腺癌中最为凶险,发展迅速,发现时50%以上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
预后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0%。庆幸的是,发病率很低,比例不到甲状腺癌的1%。
PS:病理诊断是金标准!一旦确诊应积极对症治疗!
NAME
甲状腺癌发病率为何上升?
01
甲状腺超声的普及
甲状腺超声敏感性高:目前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超声检查已纳入常规体检套餐,且诊断精确,可辨别1mm结节。
02
放射性接触
辐射接触史是甲状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比如儿时接触头颈部辐射,长期处于辐射下的环境等,并且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儿童甲状腺癌最危险的致病因素。
03
遗传倾向
家族性髓样癌具有典型的遗传倾向,约7%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临床“母女癌”、“父子癌”、“姐妹癌”并不少见。
04
膳食因素
碘对于甲状腺是一把“双刃剑”,摄入过多或过少均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甲状腺实质异常,长期患有甲状腺疾病增加了患癌风险。
05
情绪、压力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熬夜等生活习惯。精神情绪、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甲状腺健康,注意情绪管理,健康的生活习惯很有必要。
06
肥胖
肥胖与甲状腺癌具有独立相关性也被多个研究所证实。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BMI更高,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也更高。
NAME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有什么关系?
临床资料显示,约5%-15%的结节为恶性。同时,良性结节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不能排除良性结节恶变的可能,应谨遵医嘱随访,监测结节的变化。
⚠有这些表现的结节务必要重视!
01
早期有可疑症状
甲状腺结节发展缓慢,很多临床案例表明,早期表现出明显良性特征的结节,在2-3年后变成恶性的了。这是因为甲状腺组织一开始出现异常增生就是恶性的,但是在结节尚小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恶变倾向,随着结节不断增大,恶性特征逐渐显现,最终确定为恶性结节。(但也不能排除良性结节恶化的可能)

单发结节比多发结节风险高,尤其是男性。
结节出现低回声、囊实混合性偏实性、纵横比>1(垂直生长)、点状强回声(微钙化)、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等1-2个恶性特征时,就要当心。尤其是伴有呼吸困难、呛咳、声音嘶哑等症状时。
02
有四大症状表现要当心
有一些良性结节,因为外界刺激等原因,出现内部出血,结节极速增大,会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交感神经,增加窒息、失声等风险。
因此,当结节表现出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处理。
① 增长速度快,超过1cm;
② 出现了压迫症状,压迫气管、食管、颈部交感神经、喉返神经。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痉挛性咳嗽、同侧瞳孔扩大、瞳孔缩小、眼球下陷、眼睑下垂等眼部改变;
③ 脖子变粗变硬;
④ 颈部异常肿块以及淋巴结扩散。
总的来说,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关键是及时、科学、理性地应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这才是对甲状腺结节问题的最佳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