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乳腺高发疾病,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手术恢复慢、疼痛重、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特别是微波消融技术的日臻成熟,超声下进行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清除优势更为突显。为此,我们采访了多靶点保腺消融术创始人----崔东旭主任。
医生的使命是专攻技术难题,为患者解决难题
崔东旭主任从事甲状腺外科工作已经20余年,曾就职于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治疗过大量病例,尤其在甲状腺、乳腺微创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面对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患者“盲切盲治”的不良局势,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应该专攻技术难题,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为患者解决难题。
从业以来,崔东旭主任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先后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介入超声科、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医院超声医学科综合诊疗中心及国内的三甲医院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引进国内最前沿的微创治疗新技术,为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临床治疗开辟了新方式,填补了省内和本地区的空白。
微创新技术推动精准医疗,减轻患者治疗痛苦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认为做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的手术,就是要切除甲状腺和乳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崔主任介绍说:目前甲状腺结节与乳腺结节消除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开放式切除手术,另一种是B超定位下甲状腺/乳腺病灶消融术。
传统开放式手术是指在甲状腺/乳腺结节表面开刀,直接将肿物切除,对腺体本身的创伤较大,而甲状腺/乳腺消融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手术是在高频彩色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利用1.6mm消融针进入将甲状腺/乳腺肿物“消灭”于无形,不伤及腺体。手术创口只有1毫米大,无需缝合、不留疤痕,而且同一甲状腺/乳腺多个病灶可以一次清除。手术耗时短,疼痛感轻,并发症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病人的美观需求。
“外科医疗微创化,微创医疗精准化。这是我国外科手术的发展之路,也是每个外科医生精益求精的追求。”崔主任说道,甲状腺/乳腺微创消融术的临床应用与经验的不断积累,都足以证明微创技术能够以微小创伤或入路完成人体甲状腺/乳腺内部病灶的清除,达到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实现了甲状腺/乳腺疾病的精准医疗。
治病不仅要有精准技术,还应具备全局眼光
与传统的甲状腺/乳腺切除术不同,多模态可视消融术没有手术切口,仅仅是用1.6mm的消融针进入实施手术操作,因此操作手术空间更小,这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更高。崔主任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一年内所完成甲状腺/乳腺微波消融手术达上千例,在确保患者病灶完全消除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正常的甲状腺/乳腺组织,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甲状腺/乳腺功能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对医生而言,治病救人的同时,用先进医疗技术尽可以帮助患者保留更多的组织器官、保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崔东旭主任经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微创消融技术便是对这句话的有力诠释。通过这句话让我们也看到了崔主任所拥有的像“工程师”一般的全局眼光,他不仅在意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更在乎患者预后的长远影响。
甲状腺和乳腺疾病重在防治,是永不变的定律
崔东旭主任表示:“在女性所有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位居第4位,并且我国甲状腺癌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不完全等同于甲状腺癌,但有5-15%几率会发展成癌。”而作为最伤女性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位居女性高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我国新发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人。但乳腺癌只要能早期发现,生存率相当高。因此甲状腺疾病和乳腺疾病的早期筛查、尽早治疗可以将肿瘤扼杀在萌芽阶段,因此必须把诊断结节的目标转移到诊断前的体检环节。
为了促进中原百姓甲状腺和乳腺健康,提高甲状腺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治,崔东旭教授提倡公益医疗的有效实施,其所工作的医院郑州甲乳专科医院与郑州慈善总会甲乳公益救助基金联合共同发起了“河南省全民甲乳健康筛查公益活动”,甲状腺和乳腺专项检查费用援助高达50%以上,其中包括90元享(原价455元)的甲状腺结节检查和68元享(原价210元)乳腺疾病的专项检查,更重要的是还特别推出了甲状腺微创手术援助项目,援助费用至高达5000元,有效降低了广大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患者的经济支出。目前该公益项目已面向全省群众开放申请,可通过电话0371-6063 6100进行报名,亦可同步预约崔东旭教授亲自手术的名额。
特别提醒,45岁以下年轻女性,尤其是有家族甲状腺癌/乳腺癌病史者,甲状腺/乳腺疾病的发病风险会明显增高,建议每年体检观察,如发现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或肿物,应到医院专科就诊,由专业医生综合对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进行良恶性风险分层评估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