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甲状腺疾病有显著上升趋势,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和超声设备的更新以及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

调查显示
根据中华医学内分泌会发表的《社区居民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甲亢患病率为3.7%,甲减患病率为6.5%,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8.6%。其中85%-95%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恶性仅占5%-15%。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甲状腺疾病患者,于是有好多体检患者发来疑问:
“我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结节呢?”
“甲状腺结节是如何产生的呢?”
“是因为吃碘盐吗?”
“是因为平时海产品吃太多了吗?”
“是因为日常的食品不健康不安全吗?”
……

01、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可能原因: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
人体每日所需的外援碘量至少为75ug,安全范围为50—600ug,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会引起反馈刺激甲状腺组织增生,合成甲状腺激素,由于腺体组织生长不平衡就容易形成甲状腺结节;如果碘过量,诱发免疫反应和细胞的凋亡或者是存在碘毒性来破坏甲状腺球蛋白,会抑制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遗传因素:
有明确甲状腺结节家族史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显著增高。
激素因素:
甲状腺结节好发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1:3。这可能与男女之间体内的雌孕激素差异有关。
精神压力:
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均可导致人体的内分泌紊乱。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精神因素的刺激会引起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是甲状腺结节形成的原因之一。
放射线接触史:
甲状腺对辐射非常敏感,人体接触辐射时,首先被累及的就是甲状腺。周围环境中有很多辐射源,如:手机、电脑等很多电子产品都有辐射,虽然有些辐射是微弱的,但是时间久了也会导致甲状腺结节。
饮食习惯:
长期大量食用包菜、洋白菜、油菜、木薯、核桃、大豆、萝卜等蔬菜,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蒜、花椒、桂皮、姜等,也都有可能引发甲状腺疾病。
02、为了远离甲状腺结节我们平时应保持身心愉快,同时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摄碘过多或过少,远离有害化学物质,避免过度疲劳,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03、目前甲状腺结节可以通过查体、超声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CT等方法进行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颈部,注意甲状腺区域是否有明显的肿大或异常。通过触诊可以初步判断甲状腺结节大小、形状、质地,以及是否存在结节或肿块。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试验,检测血清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的含量,从而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血清抗体检测,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这些抗体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尤其是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指标。血清降钙素和癌胚抗原(CEA),降钙素>100pg/ml疑诊甲状腺髓样癌。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是目前常规检查也是首选检查方法,可精确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边缘等。并可通过结节的结构特征诊断结节TI-RADS分类。

- TI-RADS 0类: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无结节;
- TI-RADS1-2类结节恶性风险为0;
- TI-RADS 3类为不典型良性结节,恶性风险小于5%;
- TI-RADS 4类结节恶性风险为5%-85%;
- TI-RADS 5类结节恶性风险为85%-100%;
- TI-RADS 6类结节: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病变,未经手术和放疗及化疗。
甲状腺核素扫描: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利用甲状腺对核素的摄取和分泌功能,检查甲状腺结节功能,间接推测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情况。核素扫描下的结节可分成四种类型,热结节、温结节、凉结节和冷结节,良性结节多为热结节或温结节;有恶性倾向的结节为凉结节或冷结节。
其他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如果怀疑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医生会建议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这是一种通过细针从结节中抽取细胞进行病理分析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确定结节的性质。
04、什么情况下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如何治疗?
大部分良性结节:
- 随访观察:是主要方法,需定期监测;
- 良性结节进行性增大,或有压迫症状、或影响外观、不接受手术治疗者可采用微创消融治疗。
-
需手术治疗和检测的结节:
- 甲状腺恶性结节: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 积极监测:肿瘤直径<10mm、无局部侵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为非侵袭亚型、年龄>60岁,依从性好的甲状腺低危微小癌患者。须检测结节大小变比,结节增长直径>3mm视为增长迅速,需要再次评估决定继续监测或手术治疗。
- 结节体积较大(直径> 4cm)、出现压迫症状的结节。
- 毒性甲状腺结节(可采取手术或放射性131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