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表现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新陈代谢加快。尽管甲亢的治疗方法多样,但许多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误区。
今天郑州甲乳专科医院阎琦医生和你一起揭示甲亢治疗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甲亢只是小问题不需要治疗
许多人认为甲亢只是新陈代谢快一点,不用太在意。然而,甲亢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1、心血管疾病
长期甲亢可引起心率增快、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问题。
2、骨质疏松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骨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
3、眼部疾病
部分甲亢患者可能出现突眼、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失明。因此,甲亢需要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二、不按医嘱服药
在门诊遇到不少不按医嘱服药的患者,主要有以下两个心理:

1、急于求成,频繁换药
抗甲状腺药物只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对体内已经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不起作用,也不能阻止滤泡内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故服药后不能很快起效,需要等上1~2周,待患者甲状腺滤泡内贮存的甲状腺激素被消耗至一定程度后才能明显见效。
因此,切不可只服用2~3天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就轻率地认为药效不好,随意更换药物或换用其他治疗方法。
2、见好就收,疗程不足
甲亢的药物治疗一般需要1.5~2年,对有甲亢家族史、青少年甲亢以及甲亢治疗复发的患者,服药时间还需进一步延长。
有些甲亢病人经过药物治疗,只要症状消失、甲功正常就擅自停药,这样做非常不妥,因为疗程不够,很容易导致甲亢复发。
误区三、单凭甲功报告诊断甲亢
临床上有些基层医生,一看到甲功报告显示T3(或FT3)、T4(或FT4)升高、TSH降低,不仔细鉴别,就轻易诊断为“甲亢”,这显然不妥。因为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升高,有可能是真正的甲亢(即Graves病),也有可能是破坏性甲状腺毒症(如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早期桥本甲状腺炎),我们称之为“假甲亢”。 前者是由于免疫异常致使甲状腺自身合成及分泌甲状腺激素(T 3 、T 4 )增多所致,后者是因为甲状腺组织遭到炎症破坏,使得储存在滤泡腔内的甲状腺素一过性大量外溢所致。

因此,诊断“甲亢”,仅凭甲功化验结果还不够,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甲状腺自身抗体(尤其是TRAb)检查、甲状腺摄碘率、甲状腺核素扫描等综合判定。切勿一看化验单上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升高,就轻率地诊断为“甲亢”,在此也提醒大家,治疗甲状腺疾病要选择专业的医院。
误区四、手术治疗后就不用管了
手术切除治疗后,不少的患者出现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这也是手术治疗的弊端之一,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1、定期监测
术后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2、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应激、感染等诱发因素。
误区五、治疗方法选择不当
先来看个典型的案例:
小丽(化名)大四在读,毕业论文和求职压力令她十分焦虑,经常彻夜难眠。今年寒假返校后,同宿舍的室友发现小丽眼球明显外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与原先温婉恬静的性格判若两人。经医院检查小丽被确诊为“Graves甲亢”。
医生建议小丽采取内科药物治疗,但整个疗程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眼看毕业在即,小丽一心想早点把病治好,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去另一家医院做了放射性131碘治疗。大约2个月以后,小梅甲功倒是完全恢复正常了,但突眼却较前明显加重,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就连睡觉都得半睁着眼,真可谓“按下葫芦起了瓢”,令小丽苦不堪言。

甲亢的治疗方法有这几种:药物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手术治疗和甲亢微创消融治疗,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证,选择哪种方法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
1、药物治疗
适用于大多数初发甲亢患者,但需要长期服药,疗程通常为1--2年,而且有一定副作用(损伤白细胞和肝功能),也存在停药就复发的情况。
2、放射性碘治疗
通过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但是具有辐射,术后大概率要面临甲减的情况。
3
手术治疗
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压迫周围器官或对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有禁忌的患者。但是毕竟是开放性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术后可能出现甲减的情况。
4
微创消融治疗
治疗效果等同于手术开刀治疗,但是无疤痕,损伤小,恢复快,风险小,更安全。适用于大部分甲亢病患者,缺点是治疗费用比前三种稍高一些。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需要科学、规范,避免陷入治疗误区。 温馨提醒: 正确认识甲亢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